“昼晷已云极,宵漏自此长。”
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
北京时间6月21日23点54分
将迎来“夏至”节气。
夏至,还意味着
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,
火热的盛夏
每天最高温都带着3字头。
“骄阳渐近暑徘徊,一夜生阴夏九来。”
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
阳气在夏至日这一天强盛到极点,
盛极必衰,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。
极阳之时必然面临挤阴之时的到来
夏至的三候
“鹿角解;蝉始鸣;半夏生”告诉我们:
在炎热的仲夏,
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
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,
而在养生上就显得更加重要:极阴于极阳,
把握好了!冬病夏治
把握不好,阴阳失衡!
“骄阳渐近暑徘徊,一夜生阴夏九来。”
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
阳气在夏至日这一天强盛到极点,
盛极必衰,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。
极阳之时必然面临挤阴之时的到来
夏至的三候
“鹿角解;蝉始鸣;半夏生”告诉我们:
在炎热的仲夏,
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,
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,
而在养生上就显得更加重要:极阴于极阳,
把握好了,冬病夏治
把握不好,阴阳失衡
1
饮食:多食咸、酸苦
夏季易出汗,出汗多,身体的盐分损失也多。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,以固表,多食咸味以补心。夏天还要多“吃苦”,苦瓜去火解毒,解热除烦,是消暑良品。凉拌最能保证它的维生素不流失,但生吃寒凉,不宜常吃。另外,要多食杂粮,不可过食热性食物,以免助热。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,不可过食,以免损伤脾胃。
2
午后小憩,以养阴
从这天开始,最好睡午觉。夏至阴生,在中医理论中,午觉是以阳养阴。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,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。
3
及时补水
此时节气温高,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,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。此时若不能及时补充水分,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,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,进而造成头痛头晕。
4
去湿气,莫贪凉
在夏至到,阴气来,潮湿也跟着来了。祛湿的食疗良方首选的就是“赤小豆薏米粥”。另外,艾叶对祛湿也很有效。艾叶可做青团,又能入药,有祛湿逐冷、温中开郁的作用。
想祛湿,莫贪凉。湿气重的人少吃冰,少吹空调,喝水以温水为宜。吃冰对肠胃也不好,夏天脾胃寒凉,消化能力较弱。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,也放一放再吃。
冬至饺子夏至面
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,
民间传说,夏天吃热面,有“避恶”之意,
因为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毒五月,
吃热面以驱除邪恶,用多出汗的方法,
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,
夏至吃面也有为家人祈求身体康健之寓。